图片
图片
图片
"精选李端佳作,便于您收藏细品"图片
图片
图片
李端(约737—784年),字正已,位列“大历十才子”之列,其诗作以清雅婉约、含蓄隽永著称,尤擅五言,深得时人推崇。《唐诗三百首》所选《听筝》《拜新月》等篇,皆以细腻笔触勾勒人情物态,被誉为“大历诗风”之典范。
李端之诗,或写闺情之幽微,如“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或绘山水之清逸,如“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更有边塞之苍凉,如“只应城影外,万里共胡霜”。其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既承盛唐余韵,又开中唐新声,于简淡中见丰神,于平易中蕴哲思。
此十篇诗作,既可见李端对自然之敏锐观察,亦可见其对人生之深刻体悟,堪称大历诗坛之瑰宝。今整理成集,以飨读者。
[1]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弹筝女子为吸引心仪之人注意而故意出错的微妙心理。开篇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描绘出精美的古筝与女子的纤纤素手,营造出优雅的氛围。后两句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巧妙借用周瑜 “曲有误,周郎顾” 的典故,通过女子故意弹错弦,生动展现她对心上人的爱慕与娇羞,以细腻笔触刻画微妙心理,寥寥二十字,形神兼备,含蓄而富有情趣。
[2]
《拜新月》
唐・李端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此诗刻画了女子拜月祈福的场景。“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直白叙述女子忽见新月即下楼参拜,动作迅速,足见其虔诚。“细语人不闻”,女子轻声许愿,无人听闻,更添神秘。“北风吹裙带”,描绘出一幅动态画面,在寂静氛围中,裙带随风飘动,似将女子心愿传达给上天。全诗不事雕琢,以简洁质朴之语,勾勒出拜月女子的纯真与美好。
[3]
《闺情》
唐・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诗中展现了闺中女子的盼归之情。首句 “月落星稀天欲明” 点明时间,营造出破晓前的静谧与孤寂。“孤灯未灭梦难成”,孤灯相伴,梦却难成,凸显女子的孤独愁绪。“披衣更向门前望”,细致刻画其盼人归的急切动作。“不忿朝来鹊喜声”,她因鹊声未带来喜讯而生怨,以鹊声烘托失望,将女子思念与期盼落空的情绪,表达得真切动人。
[4]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此诗写与友人雨中分别的愁绪。“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描绘出日落时分,群山昏暗,暮雨纷纷的凄凉景象,奠定悲伤基调。后两句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设想两人分别住宿,却共听猿啼,猿啼本就增添哀愁,何况两人分隔,更显孤独寂寞,通过环境烘托与想象,将离别的愁思渲染得愈发浓重,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5]
《题崔端公园林》
唐・李端
上士爱清辉,开门向翠微。
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
野坐苔生席,高眠竹挂衣。
旧山东望远,惆怅暮花飞。
诗中描绘园林清幽之景与主人闲适生活。前几句 “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野坐苔生席,高眠竹挂衣”,生动展现主人抱琴观鹤、枕石待云、野坐眠竹的悠然惬意,尽显对自然的热爱。末句 “旧山东望远,惆怅暮花飞”,由闲适转为惆怅,望向旧山,见暮花飘飞,引发对往昔的思念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景结情,余味悠长。
[6]
《山下泉》
唐・李端
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
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
净色和云落,喧声绕石斜。
明朝更寻去,应到阮郎家。
这首诗描绘山下泉的美丽与神秘。开篇 “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写出清泉映着丹霞,潺潺流过浅沙的绚丽画面。“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暗示泉水源远流长,富有神秘感。“净色和云落,喧声绕石斜” 从视觉与听觉描绘,清澈泉水与云同落,喧闹泉声绕石流淌。末句 “应到阮郎家” 用阮肇遇仙典故,为山泉增添奇幻色彩,引人遐想。
[7]
《关山月》
唐・李端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
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
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
只应城影外,万里共胡霜。
此诗描绘了边塞月夜的景象与征人的思乡之情。前半部分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勾勒出边塞寒露沾湿,月色苍苍,榆叶枯黄,月光洒向远方的画面,营造出清冷孤寂氛围。“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写出士兵因天寒频繁移动营帐,疲惫中多次遥望故乡,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结尾 “万里共胡霜”,以景语收束,意境辽阔,更添凄凉。
[8]
《听夜雨寄卢纶》
唐・李端
暮雨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
闻君此夜东林宿,听得荷池几番声。
诗以寄友人的方式,描绘夜雨之景。“暮雨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形象写出暮雨经过凤城时,由密到疏的过程,“萧条” 奠定孤寂氛围。后两句 “闻君此夜东林宿,听得荷池几番声”,想象友人在东林寺夜宿,聆听荷池雨声,通过对友人的想象,传达出淡淡的思念,借雨寄情,情景交融,富有诗意。
[9]
《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唐・李端
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
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
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
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
此诗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联 “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 直抒胸臆,点明因离别忧愁倍增,夜思旧友。颔联 “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以秦地与楚天的距离,表明与友人天各一方,凉雨孤舟更添孤寂。颈联 “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以景衬情,潮应叶落,暗示时光流逝。尾联 “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登楼之举尽显无奈与惆怅,将思念与离恨推向高潮。
[10]
《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唐・李端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鸣。
古道黄花落,平芜赤烧生。
茂陵虽有病,犹得伴君行。
诗描绘山行所见之景及陪伴友人的心情。开篇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点明雨后初晴,空山秋意清爽。“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鸣”,描绘出双鹤盘旋、蝉声隔水传来的清幽画面。“古道黄花落,平芜赤烧生”,古道黄花飘落,平野秋火烧起,景色富有层次感。末句 “茂陵虽有病,犹得伴君行”,虽身染疾病,仍愿陪友人,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专业的股票配资一览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