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芯微冲刺港交所上市,领导层持股结构及业绩转折引关注
聚芯微又有了新动作,最近正在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让不少业内朋友都多看了两眼。说起来,这家公司成立才八年,主打智能感知和机器视觉,有点像是给各种智能设备装上“眼睛”,通过高性能芯片和算法,让设备更聪明也更看得清。
这一两年公司业绩明显提速。据招股书,2022年收入1.27亿元,到2023年翻升到2.42亿元。2024年更是爆发式增长,达到6.67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都有4亿元,难怪大家会说“这家公司有点东西”。不过,最扎心的还要数利润转折。早几年还在亏损,亏了1亿多都不止,2024年终于挣了两千万出头。这种“转正”速度在半导体赛道其实挺亮眼,说明方向基本跑对了。
看股权结构,刘德珩的控制力不小。他自己有20%多股份,加上他牵头的几家激励平台,股权集中到他手里差不多有42%。公司创业至今也都由他主导。据说他在半导体圈里有不少年头,先后在ASML和恩智浦干过,技术和管理都有底子。这种从一线技术到全球化业务拓展的历练,对带领聚芯微如今的高速成长算是加分项。网友里也有人评价,“合伙人模式+技术派创始人,是不是更靠谱点?”
对投行和市场来说,聚芯微的成长路数很有代表性从技术切入市场,累计亏损扛过来,利润正转那一年刚好冲上市,领头人持股比例很高。比起同样冲刺IPO的半导体企业,聚芯微的新鲜感在于它还搅动着激励平台这层结构,稀释了部分股权,提高了团队稳定性,看得出是长期布局。
整体来看,这波港股冲刺如果顺利,聚芯微算是国内智能芯片领域又一颗新星冒头了。高管团队背景扎实,产品技术吃得开,去年营收数据也挺能打。接下来的难题,还是如何保持利润持续走高,别又被“扩张—亏损—盈利—再扩张”这个行业惯性拉下水。半导体风口很热,但讲究的是实打实的技术和抗风能力,不是光靠故事圈钱。
说了这么多,你觉得聚芯微能趁这波上市潮把未来路走稳吗?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专业的股票配资一览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